新闻动态
今日进中伏,牢记“1要晒,2不贪、3要养、2不做”,为立秋打基础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9:19    点击次数:134
 

今天正式迈进中伏啦!都说“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”,接下来的日子,可是一年里最酷热难耐的时段。

图片

不过,这难熬的中伏也是养生的黄金时期,只要做好“晒1样,2不贪、3要养、2不做”,就能为立秋后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大家一起来看看吧,再忙也别忘了!养好身体,才能好好挣钱和生活!

晒1样:晒背

最近“三伏晒背”可是火遍全网,很多人都在打卡。为啥晒背这么受欢迎呢?

中医讲,“背为阳,心肺主之”,背部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,三伏天又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,此时晒背,就像是给身体里的阳气“充电”,能激发阳气、驱散寒湿。

像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、容易感冒,通过晒背,就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,改善这些问题。

晒背也有讲究,最佳时间是早上7 - 9点,或者下午4点以后 ,这时候的阳光没那么强烈,不容易晒伤。

初次晒背,15分钟就够了,适应之后可以逐渐增加到30分钟 ,每周晒2 - 3次就行。

晒的时候,记得穿浅色、宽松的衣服,最好裸露背部,还要戴上帽子、墨镜,保护好头和眼睛。

图片

晒完别立刻洗澡、吹空调,先在阴凉处休息一会儿,喝点温水,补充水分。

2不贪:不贪吃冷饮,不贪凉快

中伏酷热,很多人喜欢用冷饮、空调来降温,可这一贪,就容易出问题。

冷饮虽能带来一时的冰爽,却会让脾胃遭罪。

中医说“寒饮伤脾”,脾胃喜欢温暖,吃太多冷饮,会让脾胃阳气受损,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等症状。

我有个朋友,中伏时每天都吃好几根冰棍,没几天就开始闹肚子,整个人都没精神。

所以,中伏天还是要少吃冷饮,实在想吃,可以在饭后少量吃一点,给脾胃一个缓冲。

再说说贪凉快。有些人一进空调房就把温度调得很低,还对着风口吹,这也不行。

空调直吹,风寒湿邪容易侵入身体,导致感冒、头痛、关节疼痛。

室内温度最好设置在26℃左右 ,别和室外温差太大,也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,隔一段时间就出去透透气。

晚上睡觉,也别贪凉睡在地板上,铺上凉席,再搭个薄毯子,既能凉快,又能护住阳气。

图片

3要养:养阳气、养脾胃、养心神

养阳气,除了晒背,还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来实现。多吃点温性的食物,像生姜、红枣、羊肉 ,都能帮助补充阳气。

运动的话,选择清晨或傍晚,做些舒缓的运动,比如散步、太极拳,微微出汗就好,别大汗淋漓,以免损耗阳气。

脾胃是后天之本,中伏天养护脾胃很关键。

饮食要清淡易消化,多吃些健脾祛湿的食物,比如山药、薏米、芡实、白扁豆。

可以煮点山药薏米粥,既能滋养脾胃,又能祛除湿气。吃饭也别吃太饱,七八分饱就行,减轻脾胃负担。

天气炎热,人容易烦躁不安,所以养心神也很重要。保持规律的作息,早睡早起,中午睡个午觉,让身体和大脑都能得到休息。

平时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,看看书,让自己的心静下来。遇到烦心事,也别着急上火,多和家人朋友聊聊天,缓解一下情绪。

2不做:不躺平、不长期待空调房

虽然中伏天热得让人不想动,但也别整天躺着。正所谓“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”,三伏天虽热,也是锻炼身体的黄金期,适当的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,让气血更通畅。

可以在家里做做家务,或者去公园散散步,活动活动筋骨,别让身体“生锈”。

前面提到过,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里。空调房里空气不流通,待久了容易让人感到头晕、乏力,还可能引发“空调病”。

就算在空调房,也要多喝水,放个加湿器,保持空气湿润。每隔一段时间,就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,让身体适应自然环境。

中伏是一年中养生的关键期,只要做好“晒1样,2不贪、3要养、2不做”,顺应时节变化,就能健康度过这个酷热的夏天,以更好的状态迎接立秋后的生活。

中伏到了,大家赶紧行动起来,把这些养生小妙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吧!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